阿拉伯人與穆斯林之善舉

Louis Palme

2015年8月7日

美國反伊斯蘭示威者常面對批評之一,是他們從來不提阿拉伯人或穆斯林之善舉。其實示威者也曾列舉種種成就,以平衡一下論點,可惜乏善足陳。以下是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符合一般國際標準的「成就」:

促進和平

穆斯林佔全球人口23%,卻有分參與全球84%的軍事衝突。資料來源:www.religioustolerance.org/curr_war.htm

社會貢獻

自1895年起至今約有800位諾貝爾奬得主,其中僅六位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佔全球人口5%,得奬者卻只佔0.75%。穆斯林佔全球人口23%,卻只佔得奬者1.4%。

人道工作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對開海底發生地震引發海嘯,摧毀印度洋沿岸多處地方,其中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與泰國災情尤其嚴重,約23萬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傷,一億人無家可歸或被迫遷徙。穆斯林認為災難是「安拉旨意」,故僅提供有限度救援予印度尼西亞及泰國的穆斯林同胞。伊斯蘭會議組織56國裡,僅三個國家(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及卡塔爾)提供小量救援物資。以下列出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國家所提供救援工作:

  • 非伊斯蘭組織國:捐款96億4560萬美元,或國民生產總值.0113%
  • 伊斯蘭組織國:捐款1億4750萬美元,或國民生產總值.0012%
  • (國民生産總值數字排除印度尼西亞及泰國)

換言之,以國民生産總值計算,非伊斯蘭組織國提供救援較伊斯蘭組織國多9.4倍,但是次天災難民大多數是穆斯林。

社會文明

2012年美世「生活質素」排行榜(Mercer Quality of Living)評估全球221個大城巿,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排第157。排名在利雅得之後的65個城巿,逾半在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包括伊拉克、黎巴嫩、利比亞、蘇丹、敘利亞,及也門。

寛容與多元

最晚取締奴隸制的幾個國家是:沙特阿拉伯(1962)、也門(1962)、阿曼(1970)、毛里塔尼亞(1980)-在美國取消奴隸制後超過一百年。今日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依然有人蓄奴,國內有50萬黑奴,幾乎及得上18至19世紀美國黑奴總人數(64.5萬)。

伊斯蘭會議組織共56個成員國均據伊斯蘭教法定義「人權」。教法治下,沒有宗教自由,婦女及非穆斯林之民權削弱,不容同性戀或跨種族婚姻。其中最典型例子,部分伊斯蘭國家會將同性戀者用起重機懸弔在高處(伊朗),或者從房頂上推下樓(伊斯蘭國控制地區)。伊斯蘭教法禁止穆斯林婦女嫁給非穆斯林,阿拉伯穆斯林婦女亦禁止嫁非阿拉伯人,因為穆罕默德曾說:「安拉揀選阿拉伯人,優於其他種族。」

男女平等

聯合國2012年阿拉伯人權發展報告,評估全球各地區婦女參與經濟、專業、政治活動情況,所得分數如下:

  • 北美洲63
  • 大洋洲51
  • 歐洲49
  • 拉丁美洲39
  • 東南亞35
  • 阿拉伯諸國26
  •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24

上述情況,或可以黎巴嫩裔美國詩人Khalil Gilbran於1934所寫詩作概括描述:

悲哉斯國

悲哉斯國,其道法徒具,教義空虛。

悲哉斯國,其衣弗蔽體,食難實腹。

悲哉斯國,以豪強為士,霸主稱君。

悲哉斯國,夢未成象已滅志氣,醒而俯順有若行屍。

悲哉斯國,眾噤若寒蟬,除非哭喪;

垂頭敗氣,僅餘廢城遺蹟,聊以吹嘘;

諱言起義,除非刀劍冷鋒,貼迫頸項。

悲哉斯國,大夫是狐,學士是丑,

學舌飾非,唯一伎藝。

悲哉斯國,送舊任以唏噓,迎新君以吹擂。

悲哉斯國,賢聖經年啞口,勇士尤在襁褓。

悲哉斯國,龜裂如陶,碎瓦紛紛,竟皆自詡成國!

這篇文章翻譯自Louis Palme的在線文章「The Good Things the Arabs and Muslims Have Done」

http://www.islam-watch.org/authors/139-louis-palme/1675-the-good-things-the-arabs-and-muslims-have-done.html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