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之外又加傷害—穆罕默德如何應對嘲笑

2021年5月11日

邁廷雷斯(Mateenelass)(https://mateenelass.wordpress.com/author/mateenelass/

 

嘲弄—定義、詞源和用法、示例和相關詞語

沒有人喜歡被嘲笑。對於有權勢的領導人來說,譭謗也會隨之而來,因為領導人在有爭議的問題上採取立場時須謹慎行事。於宗教領袖而言這也許更真實,因為他們總是被期望「做正確的事」。

耶穌和穆罕默德也不例外。事實上,他們同樣面臨著諸多來自詆毀者的侮辱。這並不特別令人驚訝。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對這些口頭攻擊的不同回應方式很有啟發意義。

許多早期的穆斯林資料都散發著聖徒崇拜的光輝,所以他們都不願報導他們認為有損穆罕默德名譽的事情。然而,古蘭經在捍衛穆罕默德的品格和先知身份的同時,也面對著同時代的不信者對穆罕默德的誹謗。例如,這些反對者稱穆罕默德為:

  • 說謊者—編造關於真主的謊言的人(古蘭經34:8;42:24),聲稱真主帶來了新的經文來廢止了先前的啟示:「當我以一節經文掉換另一節經文(啟示)的時候,他們會說『你不過是是一個偽造者[發明家/杜撰者]』。」(古蘭經16:101)

  • 剽竊者—重述古代的童話故事(古蘭經16:24),編造出適合於名譽掃地的詩人或神話創造者的混淆而虛假的夢境(古蘭經21:5;25:4—6)

  • 一個明顯的術士—他迷人的演講誤導了他的聽眾(古蘭經10:2;34:43;38:4)

  • 一個占卜者或被附身的詩人—(古蘭經69:42;52:29;37:36)

  • 一個瘋子—阿拉伯語中的馬吉納(Majnun)字面意思是「受鎮尼(精靈,jinni)影響的人」(jinni是神話中的超自然生物,經常試圖附身於人類並傷害他們)。參見古蘭經15:6;23:70;44:14;34:46;證據表明,穆罕默德的對手不僅認為他精神不正常,而且認為他被惡魔超自然地附身。

 

穆罕默德的生涯持續了約23年,但相比之下,耶穌作為拉比在公眾面前只停留了3年。然而,在那個時候,他也成為了他敵人的侮辱和指控對象。依據新約,他被稱為:

  • 他是一個酒鬼和貪食者,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馬太福音11:19),因為他喜歡節日慶祝,和社會上的「渣子」呆在一起。有意思的是,「貪食好酒」這個短語可能意味著耶穌被視為反叛和羞辱他的家人,因此值得被處死(見申命記21:20—21)。

  • 一個不守安息日的人—因此被剝奪了任何聲稱代表神的合法權利(馬太福音12:10;馬可3:2;路加福音6:2;約翰福音5:17—18;9:14—16)

  • 被鬼附的—被指控為別西卜、邪靈或魔鬼所附;此外,他還被污蔑為「撒瑪利亞人」(馬可福音3:22,30;約翰福音7:20;8:48;10:20)。

  • 撒旦的代理人—耶穌被「鬼王」指控趕鬼(馬可福音3:22)。

  • 假先知,猶太人的王,無能的彌賽亞—耶穌被捕後,羅馬士兵嘲笑他,十字架上的路人嘲笑他屈辱的行刑(「他救了別人,卻救不了自己」—馬太福音27:42)。

 

耶穌對嘲笑和侮辱的反應是眾所周知的。通常情況下,他會遠離煽動性的事件,比如當拿撒勒的居民在他聲稱自己實現了以賽亞書61章中所說的彌賽亞聲明後嘲笑他。他們要把他推下懸崖,他卻躲開走了。他從不讓門徒在黑暗的掩護下回去報復那些玷污他名聲的人。有些時候,比如有人指責他與撒但同黨,他就理智地回答,他屢次從無助的人身上趕鬼,說:「若撒但趕逐撒但,就是自相紛爭,他的國怎能站得住呢?」當面對危險的暴徒時,耶穌禁止他的追隨者使用暴力—當大祭司僕人馬勒古被捕時,彼得砍下了馬勒古的耳朵,耶穌命令他放下武器,並說了一條著名的反暴力箴言:「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馬太福音26:51—52)。最後,也許是最重要的,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受難期間,當他忍受著極度的痛苦時,他的詆毀者—猶太人和羅馬人—都對他嗤之以鼻。耶穌並沒有在痛苦中痛罵他們,而是為他們祈求寬恕。彼得,最了解耶穌的門徒之一,後來寫到他的主,「祂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托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得前書2:23)。耶穌活出看似不可能的道德命令中,他命令他的門徒:「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44)

另一方面,穆罕默德對侮辱和嘲笑的反應則完全不同。在他早期的先知生涯中,當他仍然留在麥加並且追隨者很少的時候,穆罕默德經常尋求緩和衝突。然而,當他獲得更大的權力時,當他受到侮辱時,他經常以侮辱的方式回應。在遷入麥地那後,他成為了一支不斷壯大軍隊的軍事領袖及無可爭議的政治領袖。穆罕默德對惹怒他的人就不再那麼仁慈了。

卡布·本·阿什拉夫(Ka'b bin Ashraf)是鄙視穆罕默德的麥地那猶太人中的一員。他公開支持麥加人反對穆罕默德,還寫詩嘲笑先知和一些穆斯林婦女。穆罕默德和他的核心團隊聚集在一起尋求解決方案:

安拉的使者說:「誰願意殺死傷害安拉及其使者的卡布·本·阿什拉夫?」於是穆罕默德·本·馬斯拉(Muhammad bin Maslama)馬站起來說:「啊,安拉的使者!你願意讓我殺了他嗎?」先知說,「是的,」穆罕默德·本·馬斯拉瑪說,「那麼請允許我說一件(虛假的)事情(即欺騙卡布)。」先知說:「你可以這樣說…。」(布哈里聖訓5:59:369)

這段相當長的聖訓繼續詳細講述了馬斯拉瑪和一些穆斯林同夥如何毫無保留地欺騙卡布並謀殺他。根據穆斯林學者伊本·薩伊德(Ibn Sa'd)在一本著名的穆罕默德早期傳記中所寫的另一篇文章,馬斯拉瑪和他的同伴們帶著卡布的頭顱凱旋而歸,並將其扔到穆罕默德的腳前。他回應呢?讚美真主殺死敵人。(參見伊本·薩伊德,《人物分類傳記》,Kitab al-Tabaqat al-Kabir,1卷,37頁)。

另一個麥地那猶太人阿布·拉菲(Abu Rafi)曾支持卡布·本·阿什拉夫(Ka'b bin Ashraf)反對穆罕默德。卡布死後,穆罕默德下令暗殺阿布·拉菲,並派一群麥地那穆斯林於夜晚在他的城堡裏謀殺了他。暗殺者相當無能,歷經無數次的劍擊後阿布·拉菲仍然活著。布哈里聖訓記錄了血淋漓的細節:

「於是我再次瞄準他,打了他一拳,但這一擊再次證明是徒勞的,對此,阿布·拉菲大聲哭泣,他的妻子站了起來。我又進來,變化了一下聲音,假裝我是一個幫助者併發現阿布平躺,所以我把劍進他的肚子裏,」(布哈里聖訓5:59:372)刺客報告說,他後來回到穆罕默德那裏能夠傳達「好消息」)。

穆罕默德的麥加敵人之一,烏克巴·本·阿布·穆艾特(Uqba bin Abu Muait),經常侮辱他的獨一神論宣講,有一天當穆罕默德在克爾白鞠躬祈禱時,在一些朋友的慫恿下,烏克巴把一些駱駝內臟扔在了他背上,在穆斯林與麥加人的第一次重大戰鬥中,烏克巴在一個名叫巴德爾的地方被活捉。在穆罕默德和他的軍隊帶著戰利品和囚犯回家的路上,他們停下來休息,並處決了一些囚犯。在這裏,烏克巴遭遇了死亡。根據伊本·易司哈格—(Ibn'Ishaq)撰寫的最早的穆罕默德生平傳記,記錄當時發生了什麼:

「當使者[即穆罕默德]命令處決他時,烏克巴說,『但是誰來照顧我的孩子呢,穆罕默德?』『火獄,』他說,『阿西姆…殺了他…』」(《穆罕默德生平》,第308頁)。

納迪爾·本·哈里斯(Nadir bin al-Harith)也以錯誤的方式激怒了穆罕默德。他是麥加的一名異教醫生,曾在波斯接受培訓,在那裏他顯然學到了許多波斯人的寓言和宗教故事。根據伊本·易司哈格的說法:

「現在,納迪爾·本·哈里斯是古萊什的撒旦之一;他過去常常侮辱使者,對他表示敵意。他到過艾爾希拉,在那裏聽到了波斯諸王的傳說,魯斯塔姆和伊斯班迪亞(Rustum and Isbandiyar)的傳說。使者召開過一次會議,提醒他們認識真主,並警告他的子民,過去多代人身上發生的事情是真主的復仇,納迪爾坐下來站了起來,說:『我能講一個比他更好的故事,到我這裏來。』然後他開始向他們講述波斯國王魯斯圖姆和伊斯班迪亞,然後他會說,『穆罕默德在哪方面比我更善於講故事?』」(《穆罕默德生平》,136頁)。

納德爾也在巴德爾戰役中被俘,因為質疑穆罕默德的先知資格而被斬首,遭受了和烏克巴一樣的命運。這位自稱先知的人似乎臉皮很薄,當他受到誹謗時,他無法原諒和忘記。他似乎還在與一種自卑感較量,這種自卑感使他嘲笑那些對他言論不屑一顧之人。在巴德爾戰役之後,穆罕默德命令將被屠殺的麥加敵人的屍體扔進坑裏或井裏,之後他嘲笑他們是失敗者。他的行為讓他的追隨者感到困惑,提醒他死者聽不見他的聲音,所以他不應該浪費時間。相反,穆罕默德告訴他們,這些死去的人可以像周圍的活著的人一樣輕易地聽到他的聲音,但他們無法做出回應。以下是聖訓如是記錄這一事件:

「巴德爾之日,先知下令將24名古萊什領袖的屍體扔進巴德爾骯髒的幹井中(先知有個習慣,每當他征服了一些人,他就會在戰場上呆上三個晚上。)所以,在巴德爾戰役的第三天,他命令給他的母駱駝上鞍,然後他就出發了,他的同伴們跟著他,互相議論著。『他(也就是先知)肯定是為了某種偉大的目的而前進的。』當他在井邊停下來的時候,他對古萊什異教徒的屍體念著他們的名字和他們父親的名字,『啊,某某的兒子,啊,某某的兒子!如果你聽從安拉和他的使者,你會高興嗎?我們發現主所應許的是真的。你也覺得你主所應許的是真的嗎?』奧馬爾(Umar)說,『啊,安拉的使者!你在和沒有靈魂的肉體說話!』安拉的使者說:『奉以手掌管穆罕默德的靈魂的真主,你們比不上他們聽到我說的話。』(卡塔達(Qatada)說,『真主讓他們(再次)復活,讓他們聽他的話,譴責他們,輕視他們,報復他們,使他們感到懊悔和遺憾』)。」(布哈里聖訓5:59:314)

穆罕默德在巴德爾獲勝後不久,在麥地那鞏固他的權力的同時,一個名叫阿布·阿法克(Abu' Afak)的猶太老人,據說已經120歲了,給他帶來了煩擾。從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崛起的時候起,阿布·阿法克就慣於寫諷刺詩挖苦這位伊斯蘭先知,並敦促當地人拒絕穆罕默德的信息和權威。終於,安拉的「完美男人」受夠了。根據傳記作家伊本·易司哈格的說法,穆罕默德抱怨道:「誰會替我對付這個流氓?」(伊本·易司哈格,675)。另一位傳記作家伊本·薩伊德(Ibn Sa'd)記錄道:

薩利姆·伊本·烏麥爾(Salim Ibn Umayr)說:「我發誓,我要麼殺了阿布·阿法克,要麼在他面前死。」他一直在等待機會,直到一個炎熱的晚上,阿布·阿法克睡在一個開闊的地方。薩利姆·伊本·烏麥爾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把劍放在自己的肝臟上,一直壓到他的床邊。安拉的敵人尖叫著,阿布·阿法克的追隨者們沖向他,把他帶到自己家並埋葬了他。—Ibn Sa'd,2卷,32頁。

阿布·阿法克(Abu'Afak)的死讓麥地那的異教徒女子阿斯瑪·賓特·馬爾萬(Asma bint Marwan)深感不安,她寫了一首詩侮辱穆罕默德,並敦促麥地那當地人奮起反抗以尋求他的死。很自然,消息傳到了穆罕默德的耳朵裏,他很熟悉地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誰能讓我擺脫馬爾萬的女兒?」一位忠實的追隨者‘烏麥爾·本·艾迪卡泰咪(Umayr bin ‘Adiy al-Khatami)自告奮勇。那天晚上,當她隨五個孩子簇擁而眠時,他偷偷溜進了她的房子。他把她懷裏最年幼的孩子抱出來,用劍刺穿她的胸膛,直刺她的後背。伊本·易司哈格這樣記錄:

早上,他來到使者(穆罕默德)面前,告訴他自己所做的事,他說,「你幫助了真主和他的使者,哦,烏麥爾!」當烏麥爾問他是否要承擔任何邪惡的後果時,使者說:「兩隻山羊不會用頭頂著她。」於是,烏麥爾回到了他的族人那裏。—伊本·易司哈格,676頁

當然,穆罕默德並沒有殺死所有侮辱他的人。相反,他經常以侮辱回敬對方。他喜歡稱麥地那的猶太人為「猴子兄弟」(參見伊本·易司哈格,462頁),在古蘭經中安拉宣稱,過去他已經把不聽話的猶太人變成了猿猴和豬(古蘭經2:65;5:60;7:166),這顯然意味著,他可以輕易地再次如此。當麥地那的古萊扎(Qurayza)部落被穆罕默德的軍隊以煽動叛亂的罪名包圍時,他們從城堡的牆後辱罵穆罕默德。作為回應,伊斯蘭的先知雇傭了一位擅長言辭的穆斯林,用優雅的謾罵來回擊。布哈里聖訓記錄:

先知對哈桑說:「(用你的詩)辱罵他們,加百列(吉卜利里)就與你同在(也就是支持你)。」—布哈里聖訓5:59:449。

 

很顯然,當穆罕默德被辱罵時,他也會反過來辱罵,而且還不止如此。

即使是那些沒有直接侮辱穆罕默德的人,但那些聲稱自己神諭能力從而挑戰他的先知地位的人也是他憤怒的目標。例如,艾爾·阿斯瓦德(al-Aswad)有一群追隨者,他是對穆罕默德長期的威脅,甚至吸引穆斯林離開這路。據塔巴里(al-Tabari,歷史,9卷,167頁):

「真主的使者向假先知作戰。他派信使到也門的一些波斯士兵的後代那裏,指示他們用巧妙的手段除掉阿斯瓦德…阿斯瓦德被殺時,真主的使者[還]活著,也就是後者死亡的前一天或一晚。」

沒有必要用更多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盡管有很多例子。耶穌和穆罕默德在對質敵人時的對比再明顯不過了。對於那些熟悉這些宗教領袖性格的人來說,這並不奇怪。然而,可悲的是,穆斯林被教導相信他們的先知是安拉完美的人性典範,是所有穆斯林都要盡其所能去模仿的「完美的人」。他們的古蘭經通過讓安拉對穆罕默德說,「你確是具備一種偉大的性格的。」(古蘭經68:4)強化這一形象,並對他的聽眾說,「希望真主和末日,並且多多記念真主使者,你們有使者可以作你們的優良模範。」(古蘭經33:21)

想像一下,18億穆斯林試圖像他們的先知那樣回應侮辱和批評。好吧,不需要想像—只要記住有多少伊斯蘭追隨者對他們領袖的卡通漫畫做出了反應—暴動、破壞、謀殺。唯一值得慶倖的是,大多數穆斯林可悲地忽視了他們先知的黑暗面,盡管這些都在他們的「神聖來源」中被找到了。

對基督教會的一個合理的批評是,基督徒在如何對待與他意見相左的人方面遠沒有效仿耶穌。但全世界都應該慶倖的是,穆斯林在對待批評者時,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效仿穆罕默德。我完全同意瓦法·蘇丹(Wafa Sultan)的話,她是一名現居美國的前穆斯林敘利亞醫生,她敏銳地說:

「基督徒的問題是他們不如耶穌。但感謝神,大多數穆斯林都比穆罕默德強。」

 

這篇文章翻譯自Mateenelass的在線文章「Adding Injury to Insult – How Muhammad Dealt with Ridicule」

https://mateenelass.wordpress.com/2021/05/11/adding-injury-to-insult-how-muhammad-dealt-with-ridicule/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